Navigation menu

新闻中心

打造“雨林式”发展环境,为湖北未来产业发展

近日,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“开榜、领先”比赛拉开帷幕。湖北大学在比赛中表现出色,荣获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。其中,生物医药领域主竞赛成绩尤为突出。黄羲之、张标明团队研发的水稻白叶枯病绿色防治方案,搭建独立高通量培养平台;董艳明团队研发的鹿布鲁氏菌检测试剂盒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。优异的成绩源于湖北大学近年来为创新型生物制造人才营造的“雨林式”发展环境。作为省内一流生物学科建设高校,湖北大学构建了强大的科研矩阵——拥有国家级、省部级平台、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。大力参与湖北省实验室4个建设。近五年来以第一单位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3项,在《细胞》、《自然》、《科学》等官方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,牵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。同时,学校不断增加资源,冷冻电镜等高端设备齐全。科研设备总费用超过3亿元。研究生人均科研经费已突破10万元。 “合成生物学创新基金”帮助优秀学生成长。优秀案例有硕士乔英参与研发“勤旱优651”节水抗旱,扩大至2000公顷全国各地的废弃土地。为打破学科壁垒,湖北大学正在推动生物、化学、计算机等学科交叉融合。经济和信息化系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支持湖南大学与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,完善人才评价机制,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,科技创新的肥沃基础将不断培育更多人才。湖北大学乘着时代春风,培育“雨林风”,让更多创新人才扎根荆楚,为湖北生物制造产业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