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 menu
新闻中心
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8.65亿,位居全球第一
第四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今天(29日)发布了《中国IPv6发展报告(2025)》。报告显示,我国IPv6发展先进、全面、深入,关键指标增长迅速。网络规模、流量规模、流量均居全球第一。技术、产业、设施、应用和安全系统都在不断完善,发展速度也将不断提高。一、主要发展指标快速增长。 IPv6用户规模突飞猛进。到2025年9月,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将达到8.65亿,比2017年的293万增长294倍。网民比例从2017年的0.39%提升到77.02%,位居全球前列。IPv6网络流量大幅跃升。截至2025年9月,IPv6流量占全国移动和固网总流量的34.02%。是其中,移动网络平均IPv6流量占比69.02%,较2019年底增长近14倍;固定网络平均IPv6流量占比30.63%,较2019年底增长近34倍。2023年2月,我国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首次突破50%,实现IPv6流量超过IPv4流量的历史性成就。 IPv6地址资源储备充足。截至2025年9月,我国地址资源总量达71590块(/32),占全球已分配IPv6地址的14.61%,位居全球第二,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 2、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升级,核心网IPv6全面部署。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(以下简称三大电信公司)全面完成IPv6升级完成国家骨干网、城域网、4G网络的升级改造,推出IPv6承载业务。新型5G网络和千兆光网络正在同步部署IPv6。面向家庭用户和政企用户的IPv6网络服务能力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。全国27个骨干直连点全部开通IPv6,IPv6网间带宽达到45.80Tbps。到2025年,IPv6流量在骨干网所有直连点的比例将达到28.25%。国家广播电视宽带数据骨干网和25个省级宽带数据网支持IPv6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(CERNET)41个核心节点全部支持IPv6,连接2471所大学。国内IPv6互联总带宽达到1.40Tbps。国际出入口IPv6带宽显着扩大。截至2025年9月,三大电信公司已开放IPv6国际出入口带宽达11.32Tbps,较2019年增长超过100倍。三大电信公司已将IPv6网络指标全面纳入日常运维系统,实现常态化跟踪,推广IPv6网络。质量将不断提高。 2025年9月,IPv6网络平均时延为27ms,较2019年下降23%,平均丢包率小于0.01%。端到端应用侧拨测数据显示,26个省(区、市)用户通过IPv6访问内容资源的平均网络时延低于IPv4。新增的家庭宽带、政务专线、数据中心服务将默认启用IPv6功能。引导现有用户更换家庭网络设备启用IPv6设备,实现IPv6单栈业务的速率优惠,缩短业务开通时间。 3.应用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数据中心和域名系统,完成IPv6改造。各大电信公司已完成所有数据中心的IPv6转换。 DNS(Domain Name System)全面支持IPv6地址解析,为用户提供IPv6服务。大型互联网企业自建数据中心已普遍完成IPv6改造。国家综合算力网同步部署IPv6,国家算力枢纽8个主要节点全部支持IPv6。云服务平台的IPv6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。国内主要云服务平台已完成所有可用域的IPv6改造,95%以上的云产品均可提供IPv6服务。云产品激活逻辑持续运行及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IPv6升级,用户体验不断提升。内容分发网络 IPv6 支持率不断提高。截至2025年9月,主要内容分发服务(CDN)企业5932个节点的IPv6支持率达到94.93%。主要CDN服务公司的IPv6业务加速能力将不断提升。新接入域名默认启用IPv6,并优先响应IPv6接入请求,支持互联网应用流量向IPv6加速迁移。 4、终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。移动终端全面支持IPv6。从2019年开始,市场上所有申请网络接入的新型移动终端将默认配置IPv4/IPv6双栈。各大手机品牌都会默认启用IPv6功能。苹果系统(iOS 12.1以上)、安卓系统(Android 8.0以上)、鸿蒙系统系统全面支持IPv6协议。家庭网络终端IPv6启用率将持续提高。各大电信公司采购的家庭网关(光猫)、定制家庭路由器、智能组网产品均支持IPv6,老旧家庭网络终端升级换代加快。截至2025年9月,全国家庭网关IPv6启用率达到96.86%,家庭定制路由器IPv6支持率达到98.64%,支持IPv6的智能联网产品数量突破6亿,互联网电视机顶盒IPv6支持率超过85%。国内各大路由器公司推出的新款家用路由器均默认启用IPv6。到 2025 年 9 月,超过 90% 支持 IPv6 的在线家庭路由器将启用 IPv6。在无线传输设备核准测试中,明确了终端默认启用IPv6的技术要求。有线电视技术网络终端规范明确了IPv6支持要求,新型网络终端全面支持IPv6。物联网IPv6终端规模快速增长。三大电信公司新增物联网业务平台和全面支持IPv6的终端。物联网IPv6终端规模大幅增长,单栈应用推进取得显著成效。到2025年9月,物联网IPv6连接数将达到15.8亿,年均增长率84.02%,单栈连接数将超过3600万。五是综合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,政府网站和政务服务IPv6支持能力显着增强。政府公开工作要点、政府网站和新媒体督查指标明确了IPv6改造要求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具备IPv6接入和业务服务承载能力。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IPv6支持率超过95%。互联网大规模应用有效带动了全国IPv6流量的增长。支持IPv6的内容资源不断丰富,应用数量和类型快速增加。视频、直播、音乐、社交、电商、新闻、生活、办公、游戏、应用商店等大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商业网站支持并优先支持IPv6接入。 IPv6流量持续增长,带动用户转化和流量。 2025年9月,国内用户规模较大的200个应用和100个商业网站IPv6支持率达到97.33%。 200个应用客户端的平均IPv6流量波动为74.51%,其中41个应用程序流量变化占 IPv6 流量的 90% 以上。垂直行业与IPv6结合应用不断深化。 IPv6在教育、媒体、金融、水利、铁路、能源等行业的部署和应用取得了惊人的成果。全省147所“双一流”高校和704家门户网站IPv6支持率达到92.36%,全省新发展的专网同步部署IPv6。 16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436家地方新闻网站IPv6支持率达到89.91%。金融机构已完成1万多个门户、客户端和应用系统的IPv6升级,面向互联网的应用IPv6支持率达到95%。 IPv6与智慧水利融合加速。流域各机构网络、应用和安全系统已基本完成IPv6升级。全面的“网络-云-应用-安全”IPv6升级正在进行,全力支撑数字孪生水利建设。铁路数据通信网骨干层IP承载网实现双栈部署,主数据中心对外服务网络核心和网域网络完成IPv6改造,12306网络全部支持IPv6接入域名。油气生产网、油气管网集输、控制系统完成IPv6升级。油气田物联网传感智能巡检和远程监控业务系统加快IPv6部署,全国30家电力公司实现互联网IPv6全范围统一出口和安全防护,创新互联网平台软件。应用程序和硬件正在加速发展。在2024年跨行业、跨领域的互联网产业平台动态分析中,超过60%的企业支持IPv6。 97家中央企业、552家国有门户网站IPv6支持率达到87.21%,网上公共服务窗口全面完成IPv6改造。六、现代技术和标准建设成果丰硕。 IPv6演进技术体系初步建立。产学研各方持续开展技术创新,逐步构建以IPv6分段路由(SRv6)、网络切片、流检测、新型组播、应用感知等技术为代表的IPv6演进技术(“IPv6+”)体系,实现更加开放活跃的技术和业务创新、更加高效灵活的组网和服务提供、更加优良的性能和用户体验、更加智能化。t 可靠的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。 “IPv6+”技术在算力网、新型城域网等场景加速发展。已部署在政务、金融、能源、交通、教育、医疗、劳动等领域的1000多个工业网络和主要电信网络中。三大电信公司的“IPv6+”网络能力覆盖300多个城市。中国电信依托“IPv6+”技术构建云网一体化新型城域网。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SRV6骨干网络。中国联通将“IPv6+”技术应用于冬奥会、亚运会、亚冬会等重大赛事保障的全场景网络。阿里云利用SRV6的端网融合技术,构建面向服务的大规模智能计算数据中心互联网络(DCI),实现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全局协同调度。清华大学与赛尔网络共同建设了国内首个IPv6及关键应用技术创新园,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环境,培育了IPv6创新产业生态系统。 IPv6标准体系日趋完善。产学研各方依托IPv6标准工作组组织推动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。截至2025年9月,我国已发布IPv6行业标准138项,制定IPv6国家标准52项,正式发布35项,涵盖IPv6创新、监测评估、产业拓展、地址管理、安全等领域。 IPv6标准体系不断完善。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清华大学、华为等国内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参与制定国际 IPv6 标准。他们推动建立多个互联网引擎工作组任务组(IETF),例如源地址验证(SAVI)、互联网自治域和自治域间源地址验证(SavNet)、IPv6分段路由操作(SRV6OPS)和计算路由(CATS)。他们提交了100多份标准稿件,对国际IPv6标准的贡献显着增加。 IPv6主要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单栈的探索取得了惊人的成果。清华大学建设运营基于iPv6单栈的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“未来互联网测试设施(FATI)”,开通全球首个1.2TBPS超高速下一代骨干网主导的“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架构(SAVA)”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。中国电信已率先开发多域纯IPv6单栈技术,并正在多地区开展IPv6单栈现网试点。中国移动已支持超过5亿VoLTE/VONR用户使用IPv6单栈,并在全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单栈网络。中国联通在7个省份完成了5G独立组网和移动物联网IPv6单栈试点,构建了具有交互场景和网络协作场景的IPv6协议和服务新架构。中国广电已完成5G骨干网IPv6单栈商用部署。七、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,IPv6安全和管理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。多部门合力推动IPv6安全管理效率和安全技术稳步提升技术支持能力。加强网络安全执法检查中IPv6网络安全水平保障,推动各行业落实IPv6数据接入、网络流量安全审计等措施。起草发布IPv6地址编码国家标准,并进行在线验证和应用协调。指导重点企业开展分类备案、合规审查和风险评估,升级IPv6安全防护体系,落实IPv6地址管理要求和数据安全要求。构建安全监测网络发布、研判、处置一体化技术能力,加强IPv6安全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,监测处置IPv6网络恶意IPv6地址段3000余个、受控僵尸部队2万余支。 IPv6网络安全产品日益丰富。 2025 年,《IPv6网络安全设备技术要求》系列国家标准将正式发布实施。该体系规范了防火墙、入侵防御系统(IPS)等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,建立了统一的技术标准。国内网络安全企业正在加速IPv6产品的多元化研发。防火墙、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(IDS/IP)、统一威胁管理(UTM)、Web应用防火墙(WAF)等关键工具实现了IPv6的全部功能。其性能指标满足IPv6环境的安全防护需求。推出IPv6安全转型等专业服务,为业务平滑过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八、试点示范和宣传推广取得积极成效。示范试点作用充分显现评级。国家网信办会同11个部门开展IPv6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试点工作,遴选发布9个剩余城市、40个剩余项目,提升IPv6部署应用水平。国家网信办牵头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展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,加快网络、平台、终端、应用等关键环节突破。八个主要城市固定和移动IPv6网络流量占比分别增长63.14%和12.37%,有效带动了全国IPv6流量的增长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实施“网络脱网”专项任务,选择9个地区开展试点,推动逐步淘汰NAT设备总容量增量44。长的。中华联合会网络协会组织部和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秘书分两批征集评选发布了170个IPv6规模部署应用优秀案例,探索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共同经验。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了“IPv6超大规模部署实践与技术创新”、“基于新SRV6的‘IPv6+’标准互联网关键技术创新、产业发展与国际应用”以及“纯IPv6发展共同推进IPv6大规模部署”等三项领先科技成果。全社会形成了积极参与IPv6发展的良好环境。 2021年至2024年,推进IPv6规模部署应用专家委员会将举办三届“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”es”并发布了《中国IPv6产业发展报告》、《中国IPv6发展现状白皮书》和《IPv6+技术创新愿景与前景白皮书》等获奖项目,发布了一批大赛优秀案例,深入探索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。环境。